2018年10月24日ℹ️,欧陆平台“理学之美”第143讲在理化楼401顺利举行。本期的主题是“北科夜话—物理与人生”,主讲人为浙江大学物理欧陆院长郑波教授,我院物理学科师生积极参与并认真听讲了郑波教授的精彩报告🤌🏽。
郑波教授为1977级中山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师从郭硕鸿先生,1987年获博士学位,1990-2002年在德国Siegen大学和马丁路德Hall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2017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院长),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起任《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专家编辑,2009年至今任《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学报》编委。2013年至今任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2011年起任“中国物理学秋季年会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分会”召集人,2015年起任“全国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年会”副主席。2013年起任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计算机模拟物理、金融物理和复杂动力学系统2️⃣。共发表国际SCI刊物论文120余篇,论文的被引用总数3000多篇次。
郑教授指出:物理学的思维是一个抓住本质研究的思维,我们的物理学教育自当围绕此目标进行🫳🏿,中学物理教育以简单方法探讨困难问题,而大学物理乃以高等方法简化复杂问题👩🏿,研究生阶段物理重在创造和创新👱🏻♀️,与课程学习大为不同。郑教授还特别指出我们今日物理教育之关键在于物理思维的训练✳️,而不在于知识的获取。1977年恢复高考后👩🏽🦲,郑教授考到了中山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郭硕鸿先生。他将多年经验提炼为所谓境界学说。曰“学习三重境界”,“感情三重境界”👩🏽💼,“做学问三重境界”🧘🏽♂️,“人之三重境界”➜。学习三重境界👨🔧,一曰“跟着学”,二曰“自己学”🚵🏻,三曰“听着学”。
会后👩🏿🔧,郑教授告诫同学们🤷🏻♂️,做物理应抓住问题本质,而人生在树立人生目标。郑教授的精彩报告,令人受益匪浅👩🏻🏫,在场的同学们深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