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上午10点半,北京大学彭良友教授做客欧陆官网“理学之美”前沿论坛,举行了以“强场原子分子物理”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在线上腾讯会议进行🤍,由欧陆平台院长陈骏教授主持,吸引了150多位师生参加😯🧗🏻。
彭良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现任物理欧陆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工作。199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欧陆,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研究兴趣为强场与阿秒物理理论🟫。2010年获得全国第七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7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
彭良友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为大家分析了原子分子物理中超快物理过程的重要性,然后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历史。重点讲解了单光子➜🫲🏼、双光子隧穿电离的物理图像以及全维度、高精度的全量子理论方法🎬。报告介绍了他们自己开发的大型并行模拟程序,以及该程序在研究电离解离动力学🕵🏻♂️🪸,低于电离阈值的高次谐波,非绝热隧穿电离🦸🏿♂️,双电离过程等问题中获得创新性成果。在报告中,彭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感悟与研究生同学分享了科研创新的想法👦🏿,通过分享与原子分子超快物理有关的诺贝尔奖成果背后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勤奋努力,不仅要有好的想法🕵️♀️,更要付之于行动,追求原始创新成果。